发布时间:2025-05-16 点此:1105次
近来,记者采访江苏警方了解到两起其侦查的涉留学生电诈案细节。其间一同案子中,被违法分子“洗脑”后的受害留学生急于脱节“违法嫌疑”,又忧虑被驱逐出境、跨境抓捕,被钳制拐骗至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上的一处小屋,自拍了被“劫持”的视频,并经过自己交际账号将视频发送给其父亲,索要1500多万元的巨额“赎金”。另一同新发案子中,受害留学生王某接到一个自称是“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州卫生部”的电话,称其身份信息或许被盗用,并将电话转至虚伪的“上海市公安局”。电话中,欺诈分子假扮的民警谎称王某涉经济案,供给了虚伪逮捕履行文书。该留学生在对方拐骗下以“校园要财物证明”为由,让家人向其转账180多万元,又经过网银转账至欺诈分子供给的“安全账户”。不久后对方失联,该留学生才知道自己上圈套。“针对我国留学生的电诈案子,技术上不断创新,迷惑性、隐蔽性不断增强,且因为90%以上欺诈窝点设在境外,归于典型的跨国有组织违法,也是典型的非触摸式违法,给侦破案子带来了很大应战。”南京市公安局反诈支队支队长张蔚介绍。张蔚说,一些留学生脱离原有社会环境和爸爸妈妈维护后,对公检法机关的办案方法没有任何概念,一旦上圈套受骗,丢失金额往往巨大。削减这类违法损害最火急、最直接的方法是让广阔留学生充沛了解电诈的特色和损害,构成激烈的反电诈认识,对各类生疏电话和不明网络链接时间保持警惕。(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国锋)
相关推荐